整治“黑话烂梗”,构建清朗网络语言生态
据10月12日《中国教育报》报道,按照2024年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,为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,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,近日,中央网信办、教育部印发通知,部署开展“清朗·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”专项行动。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、首页首屏、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、不文明现象,重点整治歪曲音、形、义,编造网络黑话烂梗,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。
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思想的外衣。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具有重要意义,也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。随着网络嵌入社会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,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语言形态。出于人机交互输入方式的限制、网络个性化表达盛行等因素,在网络空间中不规范用字用词的现象越发常见。“鸡你太美”“你这个老6”“拴Q”……随便点开一些视频,随意瞅一眼评论区和弹幕,便能发现这些语言夹杂其间。
泛滥蔓延的语言差错削弱了语言的严肃性和权威性,更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,对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。随着未成年人与网络接触越来越密切,粗鄙不堪的网络语言也会产生不良引导,对他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形成“反向激励”。
语言流淌着浑厚的文化基因,凝结着浓烈的情感认同,对我们的母语保持敬畏应该形成一种共识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,解决问题应是各方努力的方向。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素质和应用水平,推动形成普遍的语言规范意识,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运用语言文字,建构更加和谐、生动的语言生态需要多方努力、同向发力。
学校教育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主渠道,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守土尽责,强化母语教育,让“说普通话,写规范字”植根于更多孩子心中。同时,利用推广普通话宣传周、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,宣传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,提升青少年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旨趣,筑牢抵制不规范网络语言文字的“防火墙”。
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的,也许每一个人在运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,但前提是要遵循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性要求,不能忘乎所以、放飞自我。特别是网络自媒体,更要严格约束自己,不能为追求个性、提高“辨识度”而随波逐流,为博取流量而牺牲语言的“尊严”和“脸面”。网络监管部门要发挥“望远镜”“显微镜”的功能,不让粗制滥造的“黑话烂梗”流向更广的空间。
尽管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自带净化系统,具有吐故纳新的能力,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、主动作为,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和修订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,在最大限度拦截、杜绝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的同时,也要及时吸纳蕴含时代精神、具有时代印记、富有审美意蕴的网络语汇,构建清朗网络语言生态,不断充实我们的语言文字宝库,推动文化在传承中发展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jpeace.cn/content/2024-10/16/content_54215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上一篇:对“不当考核”要动真格
-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...2025-09-29
- 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...2025-09-28
- 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...2025-09-28
- 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...2025-09-26
-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...2025-09-26
- 丁薛祥出席第四届北斗...2025-09-25
-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...2025-09-25
- 衡南县政府梦东方项目...2025-09-24
- 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...2025-09-24
- “错换人生28年”的...2020-05-11
- 朝阳今年计划疏解还绿...2020-05-11
- 黔西南贞丰:靶向贯通...2021-03-17
- 黔西南晴隆:“三防二...2021-03-17
- “剑桥博士”一审判无...2020-05-11
- 铜仁思南:跟进监督 ...2021-03-17
- 铜仁江口:发挥“大数...2021-03-17
- 突击检查打响了“垃圾...2020-05-11
- 湖南天元:“阳光”拆...2020-01-07
- 加强党建引领长沙部署...2020-05-11
-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...2020-12-10
- 乘势而为、以査促核,...2020-12-09
- 陕西平利:真监督确保...2020-05-11
- 犹有临风啸咏声2021-03-17
- 嘉定马陆镇城管执法中...2020-12-09
-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生态...2020-11-27
- 学习党史国史 践行初...2021-03-17
- 环保从娃娃抓起2020-12-09